首先说一下我理解的极客这个事情。
极客这个词是由互联网文化的兴起的一个新词,我不太懂,但我更想给大家聊聊“创客“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这个词来自于罗永浩最初做锤子手机时的公开演讲,说他有工匠精神。演讲后工匠精神这个词就火了,包括他推荐的那本《工匠精神》。再后来,很多互联网媒体,包括行业大佬雷布斯啊红衣教主周鸿祎啊,都言必称工匠精神。所以一时之间,我们经常在微信上看到一些转发的文章,文章称那些做筷子的做了几十年,做寿司的做了几十年的,都是具有工匠精神。
我是不太同意这个观点的,因为我真的找来了这本《工匠精神》看了看。我认为在这本书里工匠就是个翻译误会。大概在这本书翻译引进时,国内还没有创客这个词。可能翻译者找到了国内所有对应的词儿,只有工匠沾边。所以后来国内的人就把工匠理解为做一件事情有恒心,把一件事儿做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辈子,这就是工匠。当然这没有错,可是书上讲的恰恰相反。工匠精神是什么?书上举得第一个例子我如果没有记错就是富兰克林,说他开创了美国的工匠精神。
按现在的说法,我认为和书里的工匠精神最接近的词就是创客精神。是充满创造精神、努力改变世界、既死磕又专注的人。比如一些在金融行业里改变了金融行业模型的数学家,让社会经济更发达更昌盛的经济学家,甚至包括各行各业里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的普通人。当时没有合适的词来称呼这些人,就称之为工匠。
其实这种翻译不能准确对应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我们最早翻译佛经时把般若翻译成智慧。但后来发现不对,因为在中国世俗社会里面智慧这个词是能踢能咬能打,能拼能抢,这才叫智慧。后来我们发现这个“智慧”和佛经里面的“智慧”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后来又改回去,根据音译依然称作“般若”,代表印度佛教里面的智慧。
当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面说过印第安的工匠在200年前和现在一样带着同样的帽子,继续着同样的编制工艺。那这算不算工匠精神?那如果这种东西都成为工匠精神,人类还要不要进步?还要不要繁荣?世界文明还要不要发展?所以工匠这个词翻译的有误会,我认为更合适更准确的是创客。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学,有动手能力,通过自己的能力改造世界,推动世界进步,我认为这样的精神叫创客精神。
你们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里面没有一个我们印象里面的那种木匠或厨师什么的。
我记得奇点大学里面有个设计专业,专门招收牛逼人才,但前提是你不能是学设计的,你可以是世界上最好的厨师,最好的外科医生,也可能是最好的木匠。他们通过培训和学习,让这些人掌握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然后让他们去推动自己所属的行业进步。
他们每个人都是他们行业里的创客和推动者,那一个政治家可不可以是创客?我认为可以是。邓小平、富兰克林就是创客,他们推动了制度的创新,推动了社会的整体进步,非常非常的伟大。是不是?
第二个,创客氛围。如果你想要公司里有很好的创客氛围。你首先要找到这样的人,还是那句话——上医治未病。首先你得找到正确的人,然后把这些人放到一起,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创新就会自己迸发。就像一个培养皿,环境合适,就一定会涌现出来一种生态上的繁荣。
那在一个公司里面也是这样子,怎样在公司营造一个好的创新的环境?我们一直也在思考和尝试,我觉得更多的就是放手。作为管理者而言就是更多地给予机会、给予资源,然后放手,但是前提条件是一定要把资源和机会给到对的人,然后才放手!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成象设计的第一个使命就是要生产新认知。我认为只有创客精神、只有一些特别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人在一起才能对一些事情碰撞出一些新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要现有新知识,才能够改造我们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创新这件事情本身也是有科学规律可遵循的。其实我觉得中国设计教育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坑。我在上学的时候,我的好多老师都是学艺术的。所以中国最早的设计教育的参考标准或者说底层代码和艺术特别接近。
但设计不是艺术啊,设计有他自己的规律和方法。所以我特别不同意说设计要找灵感,设计和拍电影一样,拍电影那么复杂那么不确定的一个事情都可以工业化,那设计为什么不行?
另外,刚讲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师多的是技术而不是知识。其实大家如果感兴趣,应该花时间多了解一下科学常识。科学本身是反常识的但科学最后变成了常识,其实通过对科学常识的学习,大家完全可以在逻辑上理顺一些问题然后再讨论。这样最起码别人给你洗脑的时候你会意识到哪里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