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资源逐渐被压缩减少的今天,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分配社会资源,共享经济应运而生。可以说,在共享经济时代,万物皆可共享,衣食住行,看病吃饭,基础教育,公共资源……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实现不了的。今天,小象就来好好分析一下共享经济热潮之下的办公趋势——联合办公(co-worker)。
说起联合办公,不得不提的就是其鼻祖WeWork,WeWork于2011年成立于纽约,目前已经在28个国家、100多个城市有近500处办公场地,近50万名会员。同时,中国国内联合办公市场也迅猛发展着,短短时间内便成立了:氪空间、优客工场、SOHO3Q、腾讯众创空间等等300多家企业 。在全国发展了6000多个网点 200万多个工位, 市场规模达到600亿。
WeWork
氪空间
优客工场
纵观联合办公这种模式能够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其实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的追捧,这种办公模式结合了共享经济、大众创业、实体社交等概念。 初期是为了给一些初创企业和自由职业者提供支撑,然而近些年来,许多大公司也开始逐渐青睐于这种新型的办公形式,资本市场大量的资金投入助推了联合办公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联合办公市场的并购加速,行业的资本也越来越往头部集中。
虽说联合办公模式在短短几年之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互联网时代,太多企业和行业,多次上演了“高开低走”的戏码,共享经济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从网约车道共享单车再到共享办公,共享的风口上能飞得多高,行业遇冷时就坠落的多快。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沿袭了“讲故事-拉融资-拼规模-遇打击-精细化”的发展逻辑,但却始终没能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到底如何盈利?
目前,联合办公的模式还处在一个低价补贴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办公品牌被迫卷入这场烧钱游戏。联合办公的商业逻辑,归根到底,赚的是差价,亏的是全价。市场行情不好,这是近两年风靡写字楼市场关于联合办公生意的总结。
然而,在小象看来,所谓市场行情不好只是一个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由于同质化竞争。产品缺乏差异性,使得竞争者只能“强招商弱运营”,除了出租率以外无暇顾及其他。
因此,联合办公究竟要如何走出眼前的低迷呢?答案也很简单。有多少家企业是在资本运作借壳上市,又有多少是真正为入住企业着想坚持做内容,企业要清楚知晓这个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大多数的企业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寻平衡点。对于联合办公来说,提出并贯彻新的模式初衷是好的,但不能依靠其自身产生效益存活,完全依靠外部不断输血必将走向陌路,没有一个行业是真正容易的,也并不存在哪个行业门槛高不可及,存活下来的必定是它解决了他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创造出他人创造不了的观念价值,坚持探索发现的大陆并能保持健康稳定的运作才能笑到最后。
注: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